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 第18集 “龙泉窑诸葛碗”解说词脚本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 第18集 “龙泉窑诸葛碗”解说词脚本

文案配音员:语慷
文化专题片 953 分享

       听得见的博物馆,诉说文物故事,讲述历史传奇。今天为您讲述的一件珍贵文物是——明龙泉窑瓷诸葛碗。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 第18集 “龙泉窑诸葛碗”解说词脚本

       这件龙泉窑诸葛碗,听名字,难道是我们所知的诸葛亮所用的碗吗?这来源于"三国"的传说:东吴大战失败后,刘备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而诸葛亮遵循诺言,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婵。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但他依旧随军攻打敌人。司马懿曾接到诸葛亮身体状况不好的消息,为验证消息是否属实,他特意派探子前去打探。众所周知,人身体不好时,基本上是吃不下饭的。但探子报回的消息是诸葛亮食欲非常好,每次都能吃满满一碗饭。原来,诸葛亮早就识破司马懿的诡异,为迷惑对方,诸葛亮使用这种双层碗进食,从外观看,碗是正常大小的,实际上却带有夹层。

       传说十分精彩,但事实确实如此吗?真的是诸葛亮发明的吗?诸葛碗究竟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龙泉窑诸葛碗和诸葛亮使用的碗制造方式相似。但它却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诸葛碗又称孔明碗,是宋、明时期常见的一种碗式,始见于北宋龙泉窑刻花器,造型为敛口,弧腹,圈足。底与碗心呈双层夹空,底面有孔与空腹相通。人们便因这“孔”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孔明先生姓诸葛名亮,自然又叫诸葛碗了。也就是说,诸葛碗并非诸葛亮发明,而是后人为了解释这种碗独特器型,而将它和诸葛亮强行联系在一起。

        那做这样一件碗比起做普通的碗来说,即费工又费料,那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目前,专家们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见。

        有专家认为,孔明碗就是一件日用品,主要用于食物保温,有“温碗”的作用。将开水从外碗底的孔注入碗的中间夹层,用一个特制的木塞塞住碗底的圆孔,就可以保持碗内食物的温度。由于几百年的岁月,木塞儿到现在早已消失不见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刚出锅的米饭盛到碗里,会感觉有些烫手。部分专家认为,瓷碗的腹部是空心,可以有效化解烫手问题。不过这个猜测也遭到了很多的质疑,认为诸葛碗本身盛东西的量就非常少,不适合日常使用,用其盛米饭有着很多的问题。

       由此可见,诸葛碗并非专为食用器,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用。诸葛碗在宋明时期主要作为供奉器而存在,且多在寺庙、祠堂中。

        鉴赏精美瓷器,感受深厚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