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丨 第三期“刘大鹏修晋祠”解说词脚本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丨 第三期“刘大鹏修晋祠”解说词脚本

文案配音员:智轩
文化专题片 1268 分享


刘大鹏修晋祠

      

听得见的博物馆,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刘大鹏修晋祠的故事,大鹏是晋祠赤桥村人,太原当地著名学者,他为近代晋祠的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丨 第三期“刘大鹏修晋祠”解说词脚本

     

清末,晋祠建筑群因年久失修,多有损坏。那时住持本祥和尚提议重修,可当地士绅私心严重,退缩不前,提倡了六七次,也没有操办起来。就这样拖磨了20多年。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日渐老病的本祥和尚眼见献殿、钟鼓楼、对越坊等建筑越来越残破,有倾倒之虞,内感焦急,于是邀请乡望卓著、热心公益事业的刘大鹏,希望他能主持办理这件事。最初刘大鹏感到力不从心,颇为犹豫。但是不久本祥的病情加重,病榻前再三哭求其力主筹办修庙之事。刘大鹏伤心极了,最后点头答应。第二天本祥便安详去世。刘大鹏惋惜地说,修庙的热心者“减一人矣”。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丨 第三期“刘大鹏修晋祠”解说词脚本


在本祥去世后很久,士绅们仍无一人提修祠之事。刘大鹏感到愤慨,找来众人,责以大义,士绅无言以对,并决定开会研究修祠之事。人们决定,在晋祠镇开店铺的、依靠晋水开水磨坊的、晋泉水的受益村庄都须按受益大小捐款,作为维修经费。但正当此时,有士绅却反而冷嘲热讽,会议上几乎要吵架动手。众人不欢而散,维修之事再次流产。

第二年正月,刘大鹏前往晋祠庙看戏,看见献殿等古建倾侧较去年更甚,感到十分担忧。于是马上找到本祥的两个徒弟觉宝、觉慈,强调应尽快再次召集众人商议修祠,刻不容缓。

为了避免嫌疑,这次刘大鹏去了太谷,让觉宝、觉慈宴请联系士绅,大家嘴上都说同意此事。但当刘大鹏从太谷回来后,久久仍不见动静。于是他便让觉宝、觉慈不厌其烦地天天去督促。士绅无奈,只得再次召集开会。这次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成立了领导机构,推选出18位“经理”,刘大鹏当然是经理之一,其余皆为当地的乡约、保正等士绅。其后又设了工程局,制定了规章制度并张榜公布,一边开工一边筹集布施。

而在此期间,刘大鹏多方奔走,从社会上筹到了一大笔布施。其中不乏山西的头面人物,这就包括了督军阎锡山以及陆军第十二混成旅旅长黄国梁。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丨 第三期“刘大鹏修晋祠”解说词脚本


1916年的秋天,黄国梁亲来晋祠视察维修情况,士绅皆出道相迎。黄国梁并未见他们,只是让人把刘大鹏请到下榻处。原来他早就知道士绅所做的坏事,这次前来的目的便是为了改组工程局,重开维修晋祠之事。他要求改组之后,所有事务应归刘大鹏主持负责,不准那些人插手。刘大鹏感谢黄旅长的信任,但也深知那些士绅的霸道和厉害,知道那些人不会善罢干休,有点畏难,想推辞。但黄国梁的一再坚持最终他接下了这个重任。

终于,晋祠内各古建得到维修,千年古祠再次焕发光彩。

刘大鹏去世后,民国三十年(1941),人们为了纪念其功绩,在晋祠圣母殿南侧树立《刘友凤先生碑铭》石刻。今天这块碑刻依然在那里。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