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 国 之 光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丝绸发源地,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我国就以盛产精美的丝织品而闻名与世,被称为“丝国”,从殷周时代起,野蚕开始驯化为家蚕,也就是说人们已开始利用蚕丝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了,养蚕、缫丝、织绸正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在改变自然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据传说,黄帝的后妃嫘祖发现蚕树上蚕吐的丝柔软、细长,可以用来编成丝织物遮体御寒,于是她便教导人们把蚕养起来,缫丝、织绸,制成衣裳。在中国,丝绸的出现比棉布要早得多,用丝绸衣服代替兽皮树叶等遮蔽身体,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早在公元前5、6世纪,我国美丽的丝绸就传到了欧洲。据说,罗马帝国的凯撒曾穿着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引起了剧场的轰动。
但是,古代丝绸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真实情况怎样,我们过去只能凭记载进行想象而已,1972年初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数以百计的丝绸,为人们解开了世界历史上“丝国”之谜,再现了二千年高度繁荣的“丝国”风貌。马王堆汉墓的丝绸和用丝绸制成的服饰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它保存之好、种类之全、品种之多,犹如一座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丝绸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
平纹织物
褐色绢:
所谓绢,是对平纹织物的通称。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以绢的数量最多。46幅完整的丝织物中,绢达22幅。58件完好的成件衣服里,绵袍、裙、手套、袜、几巾、夹袱、香囊等,绢使用最为普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绢色彩十分丰富,有香色、褐色、金黄、深棕、绛紫、江青等色谱十余种。
藕色纱:
纱是一种外表看上去有明显方孔的平纹组织丝织物。因为纱的孔眼近似于方形,所以纱又称为方孔纱。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单幅纱料7幅,其经纬丝都比较均匀,并且两者的密度相同或相近,纱孔方正、质地轻薄、厚度仅为0.05—0.08毫米。
斜纹提花织物:
黄色对鸟菱纹绮: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绮较多,按照花纹的不同可分为菱形纹和对鸟纹两种。对鸟菱纹绮的花纹图案为纵向的连续菱纹,再在菱内填以横向的花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植物花草菱形图案,看上去外观雅致,纹样变化多样,显得生动活泼。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衣物中,使用这种绮的有香囊、枕巾和竽律袋,以及尸体包裹外层的3号衾;整幅的面料只有一件。
绞经罗织物:
朱红菱纹罗:
纹罗,在马王堆汉墓中有烟色,也有朱红、还有皂色,其中以菱纹罗最多,纹饰是由粗细线条构成明暗相间的两种菱形花纹。粗花纹的线纹挺拔有力,菱环相扣紧凑,大小重叠组成四周对称的图案。细花纹精致工整,上下对称,图标清晰秀丽,是汉代十分时髦的丝织物。
重经提花织物:
隐花波纹孔雀纹锦:
锦是一种用几种颜色的经纬线织成图案花纹的提花丝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幅隐花波纹孔雀纹锦。其图案以线条为主组成网状的横波纹,在横波纹中交替相间排列孔雀纹图案和不规则的八角形,由于花纹组织断断续续,花纹颜色与底色相近,结构细密而又轻薄,所以图案形象也较模糊难辨。但是这种隐花纹锦的设计构思和配色技巧的结合运用,却达到了完美的隐花效果,可以说是汉代别具一格的织锦丝织品。
龙纹锦:
三号墓共出土了两卷,纹饰为双体共首的龙,或者是龙首相对,或者是龙首相背,肢体弯曲。在龙首、尾的间隙中还点缀有几何形图案。龙纹艺术从战国到西汉频繁地出现在丝绸织锦与刺绣图案中,马王堆三号墓的龙纹锦图案除龙首较为写实外,其弯曲卷绕的身子,正是神奇浪漫的楚汉艺术风格的体现。
几何纹绒圈锦:
绒圈锦是一号墓中制造工艺最为复杂的织锦。是以多色经丝和单色纬丝交织而成,丝织物表面的几何形图案部分,呈现有立体感的环状绒圈,锦面上绒圈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看上去有层次之感,丰满而美丽,使织锦产生了“锦上添花”的立体效果,如果把组成花纹的绒圈割开,让绒圈的丝头散开,就成为后世的提花丝绒。在出土的十五件用锦制成的完整衣物中,有十二件用绒圈作丝绵袍的领、袖缘及香囊、绣枕等的底边装饰,但没有见一件完整的绒圈锦面料的服饰,可见这种织锦的珍贵。要织成这样高级复杂的丝织物必须使用提花机才行,东汉王逸的《机妇赋 》里记载了当时的提花机是在织机后面建一个三尺多高的花楼,织花时,二、三人协作,挽花工坐在花楼上,按设计好的纹样来挽花提机,机台上的织工则专门织纬。这种织法,需要有精湛的技艺。马王堆汉墓下葬的汉文帝时代,虽然不一定出现了这样复杂的提花机具,但很可能出现了专用的提花综束,再由人工挽花。过去,有人根据古籍上的只言片语,误以为起绒织法创始于外国,也有人根据一些考古资料,推论起绒技术始于晋或东汉晚期。实际上在西汉史游写的启蒙读物《急救篇》中已提到一种丝织物叫“纟毛”旧注说:“纟毛,谓之刺也”。《广韵》也说“绢帛起如刺也。”其实,这个“纟毛”指的就是起绒织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实物,把我国起绒技术的创始时间至少提早了三百年。
编纂织物:
淡黄色组带:
组带是一种编纂类的丝织物,在一号墓出土时盛放在軑侯夫人的化妆盒——九子漆奁内。据推测,它是古代贵妇人作为围巾或头巾之类的装饰物。
波折纹“千金”绦:
绦是一种用丝线编织而成,装饰衣物的花边或带子。其中装饰在手套盒细麻布上的绛红、白、黑三色丝带,编辑有篆书“千金”二字,我们就称它为“千金绦”。“千金绦饰”纺织结构复杂,纹样华丽美观,出土的数量很少,是一种罕见的高级纺织工艺品,从其纹样风格来看,它开创了汉字吉祥语在纺织品上装饰的先河。用这样华丽的彩绦作衣服装饰的习俗,至今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兄弟民族中流行。
漆纚纱冠:
您知道我国最早的乌纱帽是什么样子吗?过去谁也没见过。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一顶制作精巧的乌纱帽,为我们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根据墓中遣册记载,它的名字叫漆纚纱冠,出土时盛放在一件精美的粉彩长方漆奁中,其外形像一顶头盔,是用孔眼稀疏的纱加工编织而成的,外表找不到一根纱头,纱帽编织成后,外表再涂上一层厚厚的黑漆,看上去既坚挺又乌黑发亮,就像是用乌纱编成的一样,所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乌纱帽。它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顶乌纱帽,堪称稀世珍品。
麻类织物:
灰色纻麻布:
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麻织品数量不多,其中细麻布是纻麻纤维,粗麻布则是大麻纤维,而捆扎竹笥用的麻绳是荀麻纤维,象灰色麻布这种类型的麻织物表面都留有乌亮的金属光泽,是采用了滚动碾转工具加工而成的,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经过踹碾扎光整理的麻织物。
刺绣
马王堆汉墓的刺绣,是我国古代最具有魅力的艺术作品之一。这些刺绣纹饰有的富于神奇、浪漫色彩,有的散发着当代人现实生活的芬芳;有现实与幻想奇妙结合在一起的寓意。其主题是汉代人们对美和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黄色对鸟菱纹绮“乘云绣”:
黄色对鸟菱纹绮“乘云绣”出土于一号墓。用朱红、棕红、橄榄绿等丝线采用锁绣法在单色提花的对鸟菱纹绮上绣出翻腾飞卷的五彩祥云,云雾中隐约可见露着头部的神奇凤鸟,象征凤鸟乘云,因绣有这种类型花纹的枕巾在竹笥中称之为“乘云绣”而得名。一号墓共出土8件乘云绣,其织纹、绣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凤鸟乘云大概是蕴含了古人取名的主题内容。
烟花菱纹罗地“信期绣”:
信期绣是出土的刺绣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仅一号墓就出土这种绣品20件。烟色菱纹罗是一种透孔轻薄的丝织物,以粗细线条构成明暗相间的两种菱形花纹。图纹清晰秀丽、素洁大方,而在轻薄的罗地上刺绣,则显示了高超的刺绣技艺。为什么当时人们叫它“信期绣”呢?是因为其绣纹以燕子作为主题图案,绣面上布满了长着长尾的变形燕子和流云,展翅飞翔的燕子,有着朱红色夺目的头嘴,配上绛色、深绿色的羽翼,穿梭在浅棕色的云层里,燕子是定期春来秋往的候鸟,每年总是信期归来。因绣有这种样式花纹的手套、夹袱在竹笥中被称为“信期绣”而得名。
黄色绮地“信期绣”香囊:
香囊用黄色绮地“信期绣”缝制而成,底部是几何纹绒圈锦,腰部还有系带。一号墓共出土四个香囊,其中一个装有茅香,一个装的是花椒,其余两个装的则是按医方配好的茅香和辛夷,茅香“作浴汤避邪气令人生香”。据史料记载,这是楚国人的传统习俗,此外,出土时軑侯夫人手里还紧握着两个小药绢包,很可能是她的家人为她准备的在阴间不时之需的常用药物。根据对古尸的病理检查,发现軑侯夫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胆石症等疾病,想来这些药物是軑侯夫人生前经常服用的。
黄色绢地“长寿绣”:
在黄色的绢面上10余朵花穗状的流云分别用浅棕红、紫灰和橄榄绿丝线绣成,流云间则穿插着深绿的云纹。每组花纹中都有两处橄榄绿的三个圆点。图案比较抽象,翻卷的流云中有仅露头部的龙。因绣有这种花纹的镜衣、夹袱在竹笥中均称之为“长寿绣”而得名。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也象征长生不老,有人认为这是古人定名的根据;还有人认为图案中的长尾流云就是长绶鸟的尾巴,长绶鸟是古人常常借用与“长寿”谐音的吉祥鸟,古人借“长绶”的谐音而定名。史书记载,汉代像长寿绣这类高档精细的刺绣品,一匹价值2万钱。汉代黄金1斤值万钱,2万钱就是2斤黄金,可见刺绣在汉代的确是价比黄金。
绢地“长寿绣”药枕:
一号墓出土的药枕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保健药枕。枕面上下用绢地“长寿绣”,前后两面用茱萸纹锦,两端用几何纹绒圈锦缝合而成。枕面上下和两侧的中部各有一行用红丝线缝成的4个十字穿心结。枕头内还填满了中草药佩兰。
黄色绢地茱萸纹锦:
在黄色绢地上用朱红、浅棕红和深蓝色丝线刺绣成茱萸花纹。墓中的随葬品清单中没有“茱萸纹绣”的名字,它是我们根据刺绣的茱萸纹起的,茱萸纹绣只有一件,是在一号墓内棺发现的一件茱萸纹绣衣。汉代风俗以茱萸为吉祥花,以为佩带茱萸,可以避灾长寿,所以茱萸纹绣有去恶消灾、延年益寿的寓意。
褐色绢地云纹绣:
一号墓出土三件单幅的云纹绣。其图案为简单的云纹,又像蚕形,因此也称蚕纹绣。其中一幅还间绣出“ ”图形。
绢地方棋纹绣:
此种绣品在一号墓内共出土2件,在绢地上用土黄色丝线,绣出长宽各三厘米的斜方格,方格的四角,再分别绣出四朵尖瓣形小花;方格的中心,则绣圆瓣形小花。
树纹铺绒绣:
一号墓内棺上装饰的绣品,它先用朱红色、黑色、烟色丝线在褐色绢上绣出长宽各4厘米的黑色斜方格纹,然后在方格内绣红色和烟色的树纹。作为主题花纹的树纹,看上去又像一个“吉”字、“寿”字,可能是“吉祥树”、“长寿树”的寓意纹样。汉代绣品大多采用锁绣针法,只有这件用平针满绣,它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平针刺绣绣品。
绛紫绢针衣:
一号墓出土。针衣的中心用细小的竹条编成帘子形状,正反两面再蒙上绮面,四周加上绢缘边,中间拦腰装缀一根丝带,丝带上面还隐约可以看见针眼的痕迹,应当是插针的地方。
印花敷彩
泥金银火焰纹印花纱:
在深灰色方孔纱上,布满了由纤细弯曲的银白色线条组成的火焰纹和由金色小点构成的重迭山形图案。单元图案由三块凸纹版分格套印而成,色泽深沉浓艳,清雅瑰丽。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三版套印花丝织物。
印花敷彩纱:
印花敷彩纱整幅印制、描绘了20组由枝蔓、蓓蕾、花穗和叶子构成的藤本植物变形纹样,其中枝蔓是镂空版印染上去的,而蓓蕾、花穗和叶子则是彩绘而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丝织物。
服饰
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的服饰文物及其简椟所记载的有关服饰资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古代服饰数量最多、品种最全、制作精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批,特别是一号墓出土的軑侯夫人春、夏、秋、冬四季丝绸袍服及手套、鞋、袜等,绚丽华美、工艺精湛,它真实直观地再现了汉代灿烂的服饰文化。
丝履:
古代把鞋称为履。一号汉墓出土的双尖翘头方丝履做工十分考究。鞋面纹路细密,有光泽,衬里用淡绿色和绛紫色绢搭配,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鞋帮是“人”字形纹路,鞋底用线粗犷,这种鞋适合在冬季穿着外出行走,据说女子穿着长裙行走时能起到支撑作用。您还不难发现这样的鞋比较大,的确,汉代的妇女实际上是天足,不曾裹脚的。
绛紫绢袜:
一号汉墓出土的绛紫绢袜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袜子。它的外观看上去像一双长筒靴。别瞧它看似简单,但剪裁、缝制却十分讲究,脚面和后侧相连,袜底没有缝隙,靿后开口,这样穿、脱起来就十分方便。另外在开口处还附有一幅绢带,是用来扎紧袜带的,面料是柔软、光亮、透气性强的绛紫绢袜。袜里的丝绢较粗些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信期绣“千金”绦手套:
一号汉墓出土的“信期绣”千金绦手套是西汉服饰的珍品。手套的外形是直筒露指式,手掌面用“信期绣”裁成,刺绣针法细若游丝,用朱红色点缀花瓣,花中再布满了变形的绛紫色长尾小燕。
手套的用料和剪裁十分巧妙,掌面部分为正裁,手指和手腕部分则斜裁,因此手套的上下两口都没有缝线,拇指是另外加上的。在手套掌面部分的上下两侧,各镶嵌“千金”绦带一周。绦面中间有两处篆体的“千金”字样,这种结构复杂的篆字“千金”纹饰的绦带,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手套上镶千金绦,不仅有加固手套的作用,而且还有美化和象征千金小姐用物之意。
素纱直裾褝衣: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个阿拉伯商人在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突然发现这位官员胸上有一颗黑痣。痣居然透过薄薄的衣服显露出来,他很是惊异。正当他目瞪口呆的时候,那个官员问他:“您为什么瞅着我的胸口呢?”阿拉伯商人忙答到:“我在惊奇为什么你身上的一个痣,可以透过双重衣服显现出来!”官员听后哈哈大笑,便拉开衣服让商人看个仔细,原来他穿的衣服不止二层,而是五层!这个在一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汉墓中找到了实物见证。一号墓出土的两件素纱褝衣让我们大开眼界。素纱是指没有染色的纱,褝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这两件衣服,重量分别为48克和49克,还不到一两,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缘边,重量就只有半两多一点点,可以说是“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当然,高级的纱料并不以空隙多就算好,而主要是以蚕丝的纤度匀细见长。纺织学上有个对纤度的专门计量单位叫 ,每9000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 。因此, 数越小,说明蚕丝越细。素纱褝衣的蚕丝纤度竟然只有10.5至11.3 ,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乔其纱纤度却有14 ,足见素纱的纤细轻薄。这样轻薄的衣物,汉代的妇女又是怎样穿着的呢?是内穿还是外穿呢?当时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绵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印花敷彩纱丝绵袍:
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品的实物。丝绵袍用印花敷彩纱作面料,素纱作缘边和衬里,内垫丝绵,衣面上的图案为藤本科的变形纹样,其枝蔓部分的印纹细密,分布均匀,交叉处有明显的镂空版特有的断纹现象,而花、叶及蓓蕾部分的纹样各不相同,色彩有浓有淡,不像印花那样规整同一,但笔调明快流畅富于变化,这又是镂空版印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可以肯定它是在印好枝蔓后,再用手工把色浆一笔笔描绘上去的。在丝绵袍这样大面积内,依次进行印染和描绘,它的难度和所用工时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印花和彩绘相结合是技术史上一大革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推荐样音
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

关注【客服微信】
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成功
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
你也可以注册,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在线接单配音。(7 X 24小时主播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