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解说词
驾游村(6)
冀西政府监狱旧址
在1943年3月至1944年7月之间,关押了一些地、富、反、坏以及汉奸走狗。
冀西政府惩审处旧址
1943年至1944年5月间,中共冀西政府在这里惩办了那些以人民为敌、为日寇效劳的汉奸、民族败类。
冀西军训处旧址
1939年,临城县游击大队发展到了800余人。杨克冰提议成立军训处负责军事训练。
特务连旧址
这座石头院落是村民刘忙成的家。特务连又叫锄奸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设置是十分必要的。战争中往往有一些意志软弱的人,遇难而退,贪生怕死,叛变革命,出卖同志。这些人熟悉当地情况,也掌握很多机密,常常让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损失。锄奸队摸清了叛徒和汉奸的身份以后,晚上带着枪出去,拍拍叛徒家的窗户说,哎,起来,有点儿事。等叛徒一起身,隔窗就是一枪。动作干脆利落,还很隐秘。从1938年到1944年,特务连锄奸打恶,铲除汉奸200多人,为打击日寇、保卫抗日政府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冀西专署旧址
1938年8月,以杨秀峰为主任的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将沧石路以南、漳河以北的冀南地区50余县,划分为6个专区,冀西民训处所辖的十三县被划分为第一行政区,习惯称为冀西专区;以冀西民训处为基础,成立了冀南第一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冀西专署。1943年1月至1944年7月,冀西专署领导人居住在这里办公,组织领导地方政府支援前线部队。
杨秀峰、孙文淑与驾游村
杨秀峰(1897—1983)又名杨秀林,直隶省(河北省)迁安县人。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1939年夏,邓小平赴延安途中,在谈到杨秀峰时高度评价说:“文官不要钱,武臣不怕死——杨秀峰兼而有之。”
1937年11月到1938年6月间,杨秀峰率领冀西游击队东进到太行山以东地区,曾经数次来到驾游村。冀西游击队当时共1000余人,训练有素,纪律严格,爱护百姓。一到村里,就调查哪家有当汉奸伪军的,哪家是抗日军烈属。防范汉奸伪军家属破坏捣乱。对军烈属,就组织战士帮助挑水、劈柴、打扫院子。一次,杨秀峰带领部队进城,刚到村外,坐骑受惊,跑到田里踩坏了庄稼,杨秀峰当即掏出钱来赔偿给老乡。这件事对战士们教育很大,同时也感动了驾游村群众。每次当部队离开村子时,杨秀峰都要求战士们看看借用的东西有没有归还,损坏的东西是否赔偿,住房是否打扫干净,是否给群众挑了水,有无违反群众纪律的情况等。杨秀峰经常把村里干部集中起来,商量如何帮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
曾经有一首《杨秀峰走遍十三县》的民谣广为流传:杨秀峰,意志坚,组织民众来抗战;自卫队,青抗先;妇救会,儿童团,全民总动员。杨司令,真能干,武装民众千百万,到处开展游击战。炸碉堡,崩汉奸,扒铁道,过平汉,打得敌伪心胆寒。
同样让我们感佩的还有杨秀峰的妻子孙文淑(1910—1994),她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与杨秀峰结婚,在丈夫的影响下,投身抗日爱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毅然将年仅两周岁的独生子托付给亲友照看,随丈夫奔赴太行山创建冀西游击队。历任冀西民训处妇女儿童教育部主任、河北抗战学院政治教官兼副教育长、冀南行署委员兼秘书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秘书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省文教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司司长、机关党委书记等职。我看过孙文淑先生写于1938年冬的一篇文章《介绍正太沧石两路以南光复了的国土——献给关心我们的朋友和救亡同志们》,介绍了冀游一年来的战斗生活情况,6000多字。资料详实,条理清晰,文笔清新,亲切平和。我珍藏摘抄,复印分享。犹如看到在70多年前的太行寒夜,一灯如豆,辉映着她坚定的眼神和温柔的笑靥,仿佛走进险恶艰苦但充满乐观必胜信念的烽火岁月……(待续)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推荐样音
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

关注【客服微信】
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成功
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
你也可以注册,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在线接单配音。(7 X 24小时主播接单)